close

  中新網6月23日電我國房地產住宅市場仍然處於高壓調控深水區,大部分資本開始轉向旅游地產,由於盲目投資造成過度開發、資源破壞等現象嚴重,旅游地產亟需變革。而此次龍湖地產跨界合作,在已有的別墅、住宅等長項基礎上,借助烏鎮在旅游景區的開發和運營管理方面的優勢,打造古北水鎮,顛覆旅游地產固有模式,打破以往“地產獨大,旅游滯後”的做法,為旅游地產行業樹立新標準。
  旅游地產亂象不斷
  到“十二五”期末,旅游業初步建設成為國家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大量投資者對旅游業發展前景的看好使得旅游地產成為投資熱門。不少地產大鱷紛紛投入旅游地產行業,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已有60多家知名房企涉足旅游地產,總投資額超過8000億元。同時從煤炭等行業撤出的大量資金也瞄準了旅游地產。國家旅游局綜合協調司司長張堅鐘錶示,旅游地產正在成為從其他行業撤出的游資的新出路。
  國際旅游地產專家評審委員會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國內絕大部分旅游地產項目,都是以旅游開發為名義,大肆圈地建造“高端住宅”。房地產綁架旅游的亂象比比皆是。
  旅游地產投資過度還伴隨著一系列負面現象,旅游景區的生態與人文環境遭到破壞。“在旅游地產的名義下,我國風景名勝區正遭受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破壞。”江蘇省社科院院長宋林飛認為,由於地方政府錯位開發,那些最精華、最優美的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正成為城市鬧市區、一般的旅游商業區,有的甚至成了權勢和資本的附屬品。
  同時,市場消化能力不足導致大量“空城”、“鬼城”的出現。與其他類型的地產不同,由於缺乏產業帶動,維護也非常困難,高空置率的旅游地產很難獲得發展轉機。
  地產獨大成亂象主因
  北京綠維創景規劃設計院院長林峰用“一半火焰、一半海水”來形容旅游地產目前的亂象。一半是火焰,是指旅游地產投資火熱;一半是海水,意思是旅游地產銷售市場冷清,“空城”、“鬼城”頻現。
  旅游地產亂象的背後是旅游業開發的滯後,片面進行地產一支獨大的開發。“大多數旅游地產項目都是掛羊頭賣狗肉,地產開發商不註重旅游的服務功能和旅游價值,不註重旅游地產本身的服務價值,而只註重賣房子。”林峰分析道。
  “地產獨大,旅游滯後”成為我國旅游地產的基本現狀,與旅游和地產這兩者本身存在的差異性有關。旅游業的開發包含旅游景點、服務設施、基礎設施的建設,開發周期長、涉及範圍廣,需要政府、企業等各方力量的配合。以往我國的旅游項目多為政府主導開發,強調旅游業的公益性。相對而言,房地產的市場化程度較高,屬於資金高度密集的行業,保證資金鏈的良性循環對地產行業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宏觀調控不斷深入、房地產開發企業融資日趨困難的背景下,資金的高效周轉能夠很大程度上化解投資風險。
  當下,房地產企業在轉向投資旅游業、開發旅游地產的過程中,容易形成旅游、地產兩張皮,所謂的旅游地產很難實至名歸。
  從現實來看,目前國內一些比較知名的旅游景區開發,也都是由旅游行業專業公司主導開發完成,地產開發商主導的成功的旅游度假區較為罕見,如浙江烏鎮等。
  不過,一些開發商也開始改變思路,採取與專業旅游開發團隊合作的模式,來進行旅游地產的開拓。龍湖地產在北京司馬台長城下打造的長城源著項目便可稱得上是旅游地產革命性產品。
  龍湖地產引領新模式
  作為龍湖在北京的首個度假產品,此次長城源著項目合作開發模式引人註目。該項目臨近中青旅主導開發的古北水鎮,龍湖牽手中青旅,與烏鎮團隊合作形成旅游和居住的互補格局,打造“別墅質感+烏鎮模式”的新型旅游地產。
  龍湖•長城源著項目作為龍湖合作開發開山之作,也將成為龍湖品牌升級的標桿項目。龍湖“旅游產業+房地產”的模式預示著旅游地產新時代的到來。
  傳統旅游地產認為,旅游地產只是簡單的旅游資源和地產銷售的堆疊。業內人士稱,旅游地產是一項綜合的產業運營,但國內大部分旅游地產仍停留在“圈地”開發住宅的模式。
  “單純以旅游為概念的圈地賣房模式難以為續。”蘭德咨詢總裁宋延慶稱,只有打造好度假旅游模式,才能找到旅游地產真正的藍海盈利模式。
  與圈地賺錢的做法不同,龍湖將旅游度假視作一種升級版的消費與生活方式,追求旅游地產持久性發展動力,“旅游在景區,生活在社區”成為其發展方向。
  不同於傳統旅游地產,在長城源著項目中,龍湖實行“景區環境+城市設施”並存的開發模式,依據長城腳下的自然資源和特色文化元素,加強景區配套設施和服務產業的建設,通過旅游項目帶動地產開發,同時地產開發也反哺旅游業。
  聞名世界的烏鎮運營團隊與著力打造旅游地產新體系的龍湖地產,將會分別在旅游景區的開發和運營管理上,以及體現生活品質的別墅住宅構築上,發揮自身所長,相輔相成。  (原標題:旅游地產顛覆時代到來 龍湖地產引領標準化模式建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afdvuh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